当前位置:首页 > 店铺转让 > 出售店铺 >

洋葱集团下一个贝店?

扫描或点击关注CICC在线开年,洋葱集团输掉美股的消息不胫而走。1月3日,纽交所正式通知洋葱集团,决定启动其美国存托股票退市程序,原因是洋葱集团已跌破纽交所的持续上市标准。

梳理洋葱集团的发展历史,它是在跨境电商的红利期成立并上市的,但内部问题始终无法回避。2016年,洋葱集团创始人李伟因销售假药被判刑;2017年,洋葱集团也因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被罚款。成功洋葱集团的“KOC(关键意见消费者)直销模式”陷入了无意义的裂变。2021年以来,其GMV(总营业额)和营收同比大幅下滑,持续亏损。

从之前的当当、聚美优品到濒临退市的欢聚、寺库、蘑菇街.这一滴洋葱不是第一滴,也不会是最后一滴。

这两年疫情叠加消费环境的变化,跨境电商行业风云突变。漩涡中的玩家举步维艰,这让很多用户和投资者对洋葱集团的未来感到担忧。

2015年,跨境电商的春风吹响,从缴纳关税、保税政策到通关流程,红利显现。

20230228716867.png

也是在这一年,李创立了洋葱,早期以跨境直销起家。后来公司通过线上商城和KOC流量矩阵、三方渠道和线下实体商业为消费者提供服务。

在宣传方面,洋葱集团已与全球4000个品牌达成合作,运营7万个单品,包括美容、保健、育儿、食品、个人护理等23个品类。一方面手握商家和商品,另一方面洋葱集团通过KOC(关键意见领袖)推广模式卖货,增长迅速。所谓“KOC模式”,就是邀请用户成为平台KOC,让他们利用个人社交圈里的人脉,通过社交工具或场景进行商品交易和服务提供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洋葱集团的KOC模式很像今天大家口中的“带货主播”。

中投报告显示,2019年总营收方面,洋葱集团是中国第十大品质生活品牌平台之一;根据2019年线上跨境零售产生的GMV,洋葱集团在中国约30家提供进出口品质生活品牌业务的跨境平台中排名第五。

2022年最新半年报显示,洋葱集团核心业绩进一步下滑,当期营收8.5亿元,同比下滑37.71%。虽然亏损有所收窄,但净利润仅录得-1.32亿元。GMV也大幅下降,去年同期超过15亿元,GMV 2022年上半年仅为9.8亿元。

20230228104981.png

实际上,经营业绩下滑早有伏笔。2021年,洋葱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收入净额为-3.56亿,同比增长率为-269.9%,而销售及管理费用上升至9.02亿元,同比增长69.19%。“多出少入”的局面直接推高了公司负债。2021年,公司总负债为4.71亿元。到2022H1,负债略有下降,但仍将达到3.77亿元。

20230228210436.png

500)this . 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 follow/

500)this . 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 follow/

进入2022年后,受疫情影响,洋葱集团经营进一步恶化。2022年半年报甚至拖到了最近。

20230228459908.png

2023年1月3日,纽交所决定启动洋葱集团美国存托股票退市程序。截至1月6日收盘,洋葱集团股价为0.238美元/股,总市值仅为2501万美元,较其在纽交所上市时7.5美元/股的发行价蒸发超过96%。可以说是惨败。

网络经济与社会电子商务中心网络零售部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,洋葱集团之所以被启动退市,是因为业绩不理想,市值严重缩水。自上市以来,洋葱集团的市值严重缩水

在2022年的H1,洋葱集团的75万KOC中,只有41万是“活跃KOC”,也就是说,有卖过一件商品的店主。换句话说,就是单件订单。

20230228563027.png

更糟糕的是,随着周期的延长,如果库存一直没有明显变少,洋葱集团的资金压力将大大增加,最终可能需要低价回售。

退市后,洋葱集团的品牌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,进而影响客户信任度和产品销量,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现金池更加捉襟见肘。而且退市后融资会更加困难。在高负债、低利润率的情况下,如果没有更多的注资来缓解,可能会陷入雷雨的风险。

20230228537117.png

市值蒸发,投资机构出逃只是表象。洋葱平台上线以来,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业务本身。

20230228222439.png

根据易观发布的《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2年第3季度》,行业前三的天猫、JD.COM、考拉占据了近85%的市场份额,而洋葱只能和其他众多竞争对手争夺1.1%的市场份额。

2020年爆发以来,由于国际航班运力减少,口岸通关大幅延长,进口电商供应链受阻,进一步加速了中小平台的通关。媒体数据显示,2018年至2022年,共有18家与跨境进口电商相关的平台被关停或转型,包括走秀网、HIGO、海天夏、享购商家版、GMALL全球购、乐窝淘、人人有品等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过去海淘老牌洋码头也被曝“雷”,拖欠货款达2亿元。

20230228480035.png

洋葱集团的KOC直销模式将平台上的用户分为三个等级:——“进取店主”、“荣誉店主”、“会议服务商”。具体来说,用户缴纳1000元加盟费就可以成为“荣誉店主”,可以获得每单70%的利润,大概是销售额的15%-20%。也可以选择缴纳1万元成为“会议服务商”(2020年2万),可以获得每单总利润的100%。“会议服务商”每成功招募一名“荣誉掌柜”可获得1000元奖励;每招一个“会议服务商”,可以获得2000元的奖励。

这种层级的巧妙设计在于,相比高昂的线上流量费,通过KOC推广几乎没有流量成本,还可以获得加盟费。但是,缺点也很明显。虽然只有两层,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法律风险,但仍被很多人质疑为“微信商业加盟模式”的翻版。

另一方面,这些科威特石油公司贡献的GMV也在减少。从2018年到2020年,单个KOC贡献的GMV从8131元下降到7767元,降幅超过4%。单个KOC GMV 7700多元的贡献,仅略高于头部电商阿里和JD.COM的单用户GMV。换句话说,这些KOC的价值已经很弱,甚至略高于单个用户。

解砾曾经分享过他对品牌的理解。他将品牌分为三类,即顶级品牌、优质KA品牌、私人品牌。其中自有品牌是指洋葱集团的自创品牌,根据平台消费者数据推出,精准满足年轻人需求,有望带来较高毛利。

事实上,早在上市前,洋葱集团就在招股书中表示,IPO募集的资金净额中,约50%用于培育自有品牌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2018年,洋葱集团开始以内部分流的方式扶持自有品牌产品,从2018年的100万元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5000万元,2021年在H1达到3200万元(同比增长240%)。但自有品牌销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毛利率的提升。2021年,H1公司的毛利仅为1.56亿元,而2020年同期为2.53亿元。

而且,培养一个品牌需要巨大的资源和耐心。洋葱集团一下子做了30多个品牌,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资源,导致至今没有打出一个标杆品牌。

据一个和洋葱有合作关系的品牌透露,因为北电风波后有洋码头的欠款,oni的消息

根据网上的公开信息,GMV没落后,洋葱平台上的“顶流”不得不另谋高就。据说洋葱第一个跨界团队被曝光并带队离开,小程序商城“吴继祥PLUS”上线。

洋葱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微信流量红利,但随着互联网流量高峰和短视频、直播电商的挤压,属于微信商业时代的“分发”玩法逐渐过时。

经过时代的筛选,有些平台注定会被消费者抛弃,要么苦苦求生,要么再次转型。如今,洋葱站在十字路口的商业模式正逐渐失去弹性,未来如何自救是值得整个团队思考的问题。

20230228639409.png

2019年,陶吉吉被全国各地商家上门讨要货款;2021年8月,贝店拖欠货款事件曝光,累计欠款超过2亿元,涉及1400多家商户。还有人气很高的今日爆团,因其模式涉嫌组织传销,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处罚。

跨境电商也是重灾区。曲锋海淘早已停止运营,考拉被阿里收购,洋码头被曝“空无一人”,蜜芽APP停止服务,趣店“万里眼”上线不到一个月.与他们相比,洋葱集团有着上市公司的帽子,但情况并不乐观,连年亏损,债台高筑,模式存在隐忧。

先于洋葱退市的聚美优品可能是一个失败的例子。2020年私有化的聚美优品,退市后几乎销声匿迹。官方微博最近一次更新停留在2021年5月。虽然可以开官网,但是已经不能下单和付款了。曾经的“美妆电商第一股”,如今已陷入瘫痪。

电商行业正在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,低成本创新的故事已经成为过去。在存量竞争时期,留住老用户比获取新用户更重要。那些能结合新兴模式,不断更新迭代,有供应链积累,专注营销的平台,才能停留在行业的逐步升级中,才能真正被消费者接受。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